錯箱又稱錯邊、偏箱和歪箱。錯箱是常見的鑄件缺陷之一。鑄件錯箱是在合箱時上箱型面與下箱型面互不對稱,二者偏移錯開,發生相對的移位,使鑄件外形與圖紙不相符合。
(l)特征
鑄件在分型面處相互錯開,互不對稱。有的是一邊薄一邊厚,厚薄不均。如圖1~圖4所示。
圖1 皮帶輪(鑄型一)
圖2 水管(濕型)
圖3 皮帶輪(鑄型二)
圖4 水管(鑄型)
(2)錯箱成因
①木模用久敲打變形,定位銷孔過大或銷釘損斷,造型舂砂時使木模移位。
②型板上的模樣久用松動,舂砂移位。
③砂箱中的導套或導桿久用磨損,導套松動或配合太松,間隙過大。
④上箱或下箱(水線)標記脫落,合箱時標記沒有對準或上箱方向顛倒放置。枕墊鐵時將上箱枕移位。
⑤地坑造型,砂箱定位鐵樁頭打得太斜、太淺、太短或只打兩根鐵樁,同時鐵樁未保護被意外踢動移位。
⑥安放上箱時,上箱箱邊靠緊下箱定位樁或未靠緊定位樁,撮砂,舂砂時,將上砂箱舂移動,離開下箱定位樁。合箱時上箱邊又靠緊下箱定位樁,使鑄型移位而不對稱。
⑦用刮(車)板造型的上箱,觀察水路的孔眼挖得不正確,使合箱配水路時未配正確,導致上下型腔偏移,互不對稱。
(3)防止方法
①木模上的定位銷孔,不能敲打作起模之用。銷釘(子)斷損或配合松動,應及時修理校正,不能勉強使用。
②型板上的模樣松動,應及時校正加固。
③砂箱上的導孔松動,不能用的盡量不用。導孔或導桿磨損應及時檢查,更換導孔或導桿檢查后確定。導桿和導孔配合要適當,間隙不能過大。
④上下箱做水線(標記)的材料,一般常用紅砂泥做水線。做水線的紅砂,濕度要比干模砂要濕些,砂箱邊上要涂上較濃的泥漿水,便于粘住紅砂,紅砂泥厚度為2~3mm,水線標記應做三個方向,避免合箱方向顛倒。
⑤地坑造型時,定位鐵樁頭不少于四根,即每只手把一根,最好在兩側箱邊上各打一根,共六根,比較穩定(小砂箱造型例外)。鐵樁要打深,型面伸出高度應高于砂箱手把60~l00mm,斜度不能過大,斜一點就行了。開箱后鐵樁處應放入小砂箱或澆口杯,以防鐵樁踢動移位。
⑥上砂箱放入下砂箱后,箱邊要緊貼下砂箱定位樁。撮砂舂砂應注意,切勿在撮砂、舂砂時將上箱移位,最好在舂竿第一道砂后檢查一下。
⑦上箱刮(車)成型后,需要挖水路觀察孔時,應對稱挖四個,大體可多挖幾個觀察孔。根據鑄件壁厚,每個觀察孔應挖大于鑄件壁厚3~5mm。例如鑄件壁厚為30mm,則觀察孔應挖33mm,合箱時,觀察下箱四周邊緣型面,是否都露出3mm,如果有差別,將上箱移動校正都為3mm,則表示四周水路都一致,上下型面都對稱了,不需用木棒測試。合模正確后,做好水線標記或打好鐵樁。若不需要觀察孑L時,合模后可用型砂將觀察孔填補堵塞。
錄入時間:2016/10/13 10:28:47 點擊次數:2334